位置情報
発行 | 桂村 |
---|---|
発刊 | 平成10年3月 |
価格 | 2,000円 |
頁数 | 476頁 |
桂村の自然・人事・文化・自治・産業。 昭和42年初版・昭和53年改訂版・平成10年三訂版。

(一)位置・面積
(二)地勢
(三)山と川
(四)気候
(五)生物
(一)縄文文化時代
(二)弥生文化時代
(三)古墳時代
(一)上古常道(じょうこひたみち)六国
(二)常陸国(ひたちのくに)
(三)那珂郡(なかのこおり)と郷土
(四)茨城郡(いばrかいのこおり)と郷土
(一)武士の起こりと武士団
(二)佐竹氏の発展と郷土
1 佐竹氏
2 大山城跡(村指定文化財)
3 孫根城跡(村指定文化財)
4 平治館跡(村指定文化財)
5 高久館跡(村指定文化財)
6 下圷館跡(村指定文化財)
7 頓化原合戦
(一)水利事業
(二)錫鉱発掘
(三)農民の困窮
(四)光圀と郷土
(五)水戸藩の困窮
(六)天保の改革
(七)幕末と郷土
(八)藩内の紛争
(一)弘道館の戦い
(二)茨城県の誕生
(三)那珂一揆と郷土
(四)地方自治の確立
(一)元治甲子の変
(二)明治戊辰の役
(三)西南の役
(四)日清戦争(明治二十七、八年戦役)
(五)日露戦争(明治三十七、八年戦役)
(六)第一次世界大戦
(七)シベリア出兵
(八)満州事変
(九)日中戦争(北支事変・支那事変ともよんでいる)
(十)太平洋戦争(大東亜戦争ともいう)
(一)神社
(二)寺院
(三)教会
(一)藩校・郷校
(二)庶民教育
(三)学制以降の教育
1 学制時代
2 教育令時代
3 小学校令時代
4 国民学校令時代
5 学制改革(六・三制)
6 学校週五日制
(四)教育委員会
(五)各学校のあゆみ
1 圷小学校
2 岩船小学校
3 北方小学校
4 沢山小学校
5 桂中学校
6 桂幼稚園
7 学校給食センター
(六)社会教育
1 実業補習学校
2 青年学校
3 青年学級
4 青年会
5 婦人会
6 青少年問題協議会
7 PTA
8 家庭教育学級
9 子ども会
10 公民館
11 地域づくり運動
12 文芸活動
13 生涯学習
(七)社会教育
(一)文芸
1 古事記
2 常陸国風土記
3 万葉集
4 和歌
5 若人
6 野川の水
7 茨城文学
8 新しき朝
9 青の軌跡
10 春の落葉
11 俳句
12 城北郷土読本
13 ともだち
14 那珂川の詩歌
(二)民謡
(三)童歌(わらべうた)
(四)方言
(五)美術
1 彫刻
2 工芸品
3 絵画
4 その他
(一)民俗
1 生産に伴う行事
2 正月行事
3 その他の行事
4 講(こう)
5 国民の祝日
(二)伝説
(一)陸上交通
1 道路の整備
2 陸上運輸の発達
(二)水運
1 江戸時代の水運
2 河岸・渡船場
(三)郵便
(四)有線放送電話
(一)農業
1 農地
2 農家の動向
3 農家人口の動向
4 農地整備事業
5 桂農業振興地域整備計画
6 農業技術の進歩
7 農家を支える活動
(二)林業
1 概況
2 森林の育成
3 林道
4 森林の保護
5 林産物
6 林業普及
7 森林組合
8 国有林
(三)商業
(四)工業
(五)鉱業
1 赤沢鉄山
2 錫高野錫鉱
3 高取鉱山
4 岩船石の採掘
5 高根石の採掘
6 岩船「黒みかげ」
7 那珂川砂利採取
(六)漁業
(七)観光
(一)民生
1 公的扶助(生活保護)
2 社会保険
3 社会福祉
4 社会福祉の振興
5 公衆衛生
(二)治安
1 警察
2 消防
(三)水害
1 戦後の台風と水害
2 河川改修
3 道路改修
(一)明治維新前の村
(二)明治初期の村
(三)町村制の実施
(四)旧村の沿革
1 圷村
2 岩船村
3 沢山村
4 大字の変遷
(五)桂村の誕生
1 合併の経過
2 村づくりの方針
(六)合併後の政治
1 地方自治
2 村政のしくみ
3 桂村の財政
(一)村民憲章の制定
(二)総合野外活動センター・グリーン桂うぐいすの里
(三)下水道の整備
1 特定環境保全公共下水道事業
2 農業集落排水事業
(四)図書館並びに郷土資料館の建設
(五)北方・高久地区工業団地
(六)特産品直売センターかつらと道の駅
1 特産品直売センターかつら
2 道の駅かつら
(七)住宅団地の整備
1 村営住宅の整備
2 桂たかね台団地の整備
(八)大桂大橋
阿波山宿の今昔 徳宿克忠
那珂川随想 広木稲太郎
高取鉱山懐古 綿引晃
桂村指定の文化財一覧
桂村郷土誌年表